个人诚信简历APP

全国个人职场诚信公共服务平台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个人官网 > 新闻中心 > 热点聚焦 > 正文
失信 付出的代价很昂贵
作者:个人诚信平台 来源:河北法制网 日期:2016/9/12 16:47:26 人气: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视“违诺”为儿戏,恶意透支、占人财物、拾金而昧……实际上,类似行为轻则会违反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定,重则触犯刑律。
 
  行为一:恶意透支
 
  黄某申请开通了一张信用卡后,开始肆意透支、高额消费,2014年1月5日归还一笔3000元欠款后就没有再还款,截至2014年11月15日透支本金18760.02元,产生透支利息7816.43元,合计26576.45元。发卡方银行经多次催收无果后,遂向公安机关报案。近日,法院对这起恶意透支信用卡案件进行一审宣判,以信用卡诈骗罪判处被告人黄某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点评:
 
  我国《刑法》、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通过的《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恶意透支”,数额如果超过1万元,应当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本案中,黄某恶意透支信用卡,给银行资金造成了较大损失,破坏了正常的信用卡管理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据此,法院作出上述判决。
 
  行为二:一房二卖
 
  付某将私有的一套住房卖给薛某,并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双方约定,房款68万元于合同签订后的10日内一次交清,同时付某要将房屋腾空交给薛某。合同订立后,薛某依约将房款交给了付某,并要求与他一同到房产管理部门办理房屋过户手续,而付某却一拖再拖。到了双方约定的房屋交付日期,薛某找到付某要求交房,付某却称房屋已卖给其表弟,且双方早已办理了房屋产权转移登记手续,同时将购房款退还了薛某。一气之下,薛某诉到法院,要求付某承担违约责任。法院审理认为,原、被告之间在买卖合同已经成立的情况下,付某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应承担违约责任。法院遂判决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17870元。
 
  点评:
 
  《合同法》第60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本案中,薛某与房主付某之间的买卖合同已经成立,只是因未办理登记过户手续,而不发生房屋所有权实际转移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付某擅自单方面违反合同约定,将该房屋转卖给自己的亲戚,并办理了房屋产权转移的登记手续,这是一种既违背商业道德,又有悖于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严重侵害了买方薛某的合法权益。所以说,房主付某向买方薛某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其损失是理所应当和合法合理的。
 
  行为三:“拾”金而昧
 
  林某夫妇将自家种植的西瓜销售给某超市。在结账时,因超市会计人员疏忽,多付了一次款。对于这到手的“馅饼”,夫妇俩百般抵赖,拒不返还。无奈之下,超市将二人告上法庭。法院审理认为,侵占他人财产的,应当返还财产。原告有证据证明被告重复领走销售款,被告亦不否认重复领款的事实,但无证据证明该笔款项是其合法所得,属于不当得利,理应予以返还。最终法院判决被告返还原告人民币6399元。
 
  点评:
 
  《民法通则》第92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 本案中,被告对多领款项的事实未予否认,原告按侵权之诉将被告告上法庭,这一维权措施符合上述法律规定。同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此类案件时,除责令被告返还财产外,还可以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收缴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予以拘留。法院据此作出上述判决。
 
  行为四:借车不还
 
  张某与王某因修车关系而相识。今年“五一”小长假,王某借用张某的桑塔纳轿车接人,承诺半天内将车归还,结果王某却一去不回,张某经多方联系,王某却下落不明,音信全无。张某报案后,驾驶该车在内蒙古自治区活动的王某被当地警方查获,因涉案车辆价值较低未达到刑事处罚标准,王某被警方释放。近日,张某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借车人王某赔偿其经济损失。法院经审理,依法判决被告赔偿原告各项经济损失7612元。
 
  点评:
 
  诚实信用原则,是我国民商法确定的一项基本法律原则,它要求当事人在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等民事活动中诚实守信,以善意的方式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身的利益。这项原则不仅是一种道德规范,更是一种法律约束。本案中,王某因与张某相熟而借用原告的桑塔纳轿车,约定半天内归还,二人间形成合法的借用合同关系。结果被告却有违诚信,在约定的时间内未将借用物及时归还原告。根据《民法通则》第106条第1款“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规定和《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应对原告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网址:www.11-22.cn 或 www.11-22.org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18612761122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京ICP备15049304号-2
主办单位
中国信息协会信用信息服务专业委员会 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诚信评价研究中心 北京国创至信信息技术发展中心(运营单位)

档案查询网站档案查询网站档案查询网站